貨幣、底層公鏈、存儲、網絡、中間件、隱私身份這6 個領域將在未來的3.0 時代佔據更重要的位置。
原文標題:《Web3.0 時代大拆解,一文說透當下最值得關注的6 個方向》
撰文:五火球教主
如果讓你用一句話形容Web3.0,你會怎麼形容?
- Make Internet Great Again? (讓互聯網再次偉大)
- 讓數據所有權回歸每個人?
- 讓信息與價值完全自由流動?
我覺得都沒毛病,網上關於互聯網1.0、2.0、3.0 劃分與定義的文章已經很多了,但如果你真的是第一次聽到web3.0 這個概念,那麼一個超級簡單的概念可以概括:
Web1.0:Yahoo、新浪和搜狐等,內容為主,少交互;Web2.0:Facebook、微信和抖音等,關係為主,多交互;Web3.0: 區塊鏈、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數據為主,去信任去中介化的價值互聯。
通常意義來說,絕大多數區塊鏈方向都能和3.0 沾個邊。畢竟區塊鏈作為Web3.0 的基礎設施,去中心化、抗審查、無需信任這些特點都能套進去。
然而有些更符合Web3.0 這個願景,在未來的3.0 時代會佔據更加重要的位置。本篇試圖對他們做個歸類和簡介。
錢:BTC、USDX、算法穩定幣、ETH
BTC:未來web3.0 時代最硬的通貨,沒有之一。不過我想大概率Web3.0 時代完全成型的時候,比特幣應該是以聰來計價了。某知名平台這個月就支持以聰計價,相信不久的將來,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平台開啟這種模式。
USDX:要說最方便的「錢」,還是USDX 系列,當前USDT 和USDC 兩大巨頭獨領風騷。
算法穩定幣:都說是區塊鏈的聖杯,從AMPL,到ESD,到BAS,到Frax,Fei,Bank,OHM……已經進化了好多代出來,不知道Web3.0 的終局,會不會有一款算穩成功的從空氣晉升為貨幣。
ETH:在本月1559 開啟之後,ETH 邁出了通往Ultra Sound Money (終極健全貨幣)的第二步,第一步是啥?當然是DeFi 和NFT 啦!未來還有2.0,POS……
在ETH 黨的眼裡,ETH 才是終極貨幣,而不是BTC,ETH 的總市值也早晚會超越BTC。當然,在BTC 黨裡,這屬於「癡人說夢」……兩邊誰對誰錯,下一輪牛市,大概率會見個分曉。
底層公鏈:ETH、DOT、Cosmos、Dfinity
ETH:不用多說,基本所有的「ETH 殺手」現在都是ETH 朋友了,不是朋友的……去垃圾堆找吧,這年頭你不兼容個EVM,還怎麼混?
以太坊最有可能成為未來Web3.0 的入口,關於ETH 最大的不確定性其實是下面三個:
1、能不能在本輪或者下輪牛市超越BTC?
2、將來會是ETH 一家獨大還是多鏈宇宙?
3、基於以太坊的Web3.0 通用型單點登錄,行不行得通?
DOT:區塊鏈界Web3.0 的概念就是Gavin 博士幾年前提出的,ETH 也是他和V 神一起做出來的,波卡自然在Web3.0 中佔據著一席之地。
相對ETH,波卡有著更好的鏈上治理、跨鏈設計、Substrate 造鏈功能等等,建議去嘗試下波卡的網頁錢包和瀏覽器插件,在不同鏈間來回切換,和Metamask 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Cosmos:和波卡主打類似的概念,但完全不同的風格,波卡是ETH2.0 的共享安全體系,Cosmos 則是完全開放的IBC 通信協議,孰優孰劣,同樣得穿越一輪牛熊,下個週期見分曉。
Dfinity: Dfinity 的上線可以說是把公鏈賽道最後的大門焊死了,在ETH2.0 盡可能的往樹莓派去中心化努力時,Dfinity 以數據中心和專有硬件的設計驚艷了圈內一票人,那流暢的速度,絲滑的體驗……讓我們看到了DApp 復活的希望。
Dfinity 是與當前主流區塊鏈思路完全不同的設計,所以大概率不會和其他項目打個你死我活,圈內很多大佬看好未來Web3.0,ETH 做大後端,Dfinity 做大前端,兩者相親相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同樣的,建議你去體驗Dfinity 上面的「微信」、「微博」、「抖音」,你才會對Web3.0 大前端可能是個什麼樣有個清晰的概念。
存儲:Filecoin、Storj、AR、Crust
如果說Web3.0 兩條腿,上面的公鍊是負責計算的那條腿的話,那另一條腿非存儲莫屬。畢竟你想要把用戶數據所有權歸還給用戶,你得首先有個去中心化的存儲之地不是?
Filecoin:都2021 年了,就別再把IPFS 協議和Filecoin 混為一談了,當然,你可以把Filecoin 理解成IPFS 的官方應用,其他的就當OEM 好了。
Filecoin 無疑是Web3 存儲裡面最為重要的一個項目,而且經常和另一個項目Storj 拿出來作對比,Storj 更偏向商用,Filecoin 更加通用,Storj 最早不支持IPFS,但是和眾多「以太坊殺手」最早不兼容EVM,發現打不過,還不如加入EVM 陣營做ETH 朋友一樣, Storj 現在也支持IPFS 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Filecoin 是封裝數據就給獎勵,現在封裝的也基本都是垃圾數據,理念是先把網絡做大了再說。
Storj 是只有你存儲真實有效的數據且被調用了,才給你獎勵,導致在國內基本回不了本,國外也異常緩慢,在拓展市場和獎勵方面完全是兩個思路。
AR:國內代號「阿維」,很詩意的名字,主打永存。 AR 的技術實現和Filecoin 完全不一樣,存儲方式也不一樣,畢竟是「一次付費,永久存儲」,乍一聽有那麼點天方夜譚的樣子,但你仔細研究,還是頗具可能性的,所以也有人把AR 看做是鏈上的亞歷山大圖書館。
Crust:基於波卡的明星存儲項目,你可以把它看成波卡上面的Filecoin,也支持IPFS,但是技術實現和Filecoin 完全不一樣,Filecoin 需要大量的計算成本和硬件成本,基本都是走機房和數據中心路線,Crust 則是對硬件要求低很多,個人電腦和服務器都可以跑。
網絡:NKN,HNT
Web3.0 網絡本身也可以給你「去中心化」,當然這並不會代替互聯網,只是對其的有益補充而已。
NKN 建立在已有的互聯網上,目的是「激勵互聯網用戶共享網絡連接並利用未使用的帶寬」,挖礦也容易得多,普通電腦或者樹莓派就能挖,之前默默無聞,上半年上了coinbase 之後突然就火了。
HNT 則是利用低功率傳輸設備,通過天線建立一個完全獨立於互聯網的網絡,被戲稱「People’s Network」(人民的網絡),用電波挖礦。
因為獲得谷歌投資所以一直風頭挺盛, 不過最近出了一個瓜,因為國內有礦池使用了「高科技」,導致被舉報,官方直接把國內礦機大幅減產,搞得回本週期被大大拉長。
中間件:Link、GRT、Mask
Web3.0 和2.0 一個很大的差別在於,很難產生壟斷,因為可分叉與可組合型。然而中間件可能是個例外,比如大家最為熟悉的Link。
Link 不用多說了,基本上所有的區塊鏈項目,尤其是DeFi 相關的,都得和Link 合作,畢竟要和現實世界產生交互,預言機就是你最不可或缺的中間件。
Link 把鏈下數據帶到鏈上, Graph 正好反過來,針對鏈上數據查詢及去中心化網絡的API 層,把鏈上數據帶回鏈下,因此又被稱之為「反向預言機」。
Mask 則是一個充當Web2.0 到Web3.0 的橋樑, 通過允許用戶在傳統社交巨頭的平台上(比如Twitter),無縫發送加密信息、加密貨幣,甚至是去中心化應用,在使用習慣上幫助用戶從Web2.0 無縫過渡到Web3.0。
隱私與身份:Horizen、DID
這裡的隱私,不是指匿名Token,而是鏈上或者說Web3.0 行為的整體隱私性。這是目前還得引起重視的一個賽道,畢竟Web3 的概念才出來沒多久,DeFi 之類的應用用戶還不夠多,隱私這種事情,大家還沒有太在乎。
但其實一些專業的DeFi 農民,尤其是大戶和鯨魚,是非常在意隱私的,當前區塊鏈這種鏈上完全透明,「不穿衣服」的行為,讓他們很是彆扭。專門做隱私的鏈,Horizen 可能是最早的一個,且是灰度寵兒,同時還是節點最多的一條鏈。
然而因為是自成體系,完全游離在ETH 和EVM 框架之外,導致目前存在感很低,感覺未來有可能更多依靠灰度的優勢主打商業隱私側鏈。
而去中心化身份(DID)可以說是Web3.0 最為重要的一環之一,不光是Web3.0 也好元宇宙也罷,我們到時候一定會需要一個ID 來代表我們自己,並和鏈下的自己產生關聯。
當前,大家的鏈上身份說白了就是ETH 地址,這種方式無疑過於簡陋,然而這個賽道甚至比隱私還要早,連一個可以被稱之為龍頭的項目都沒有,目前只能想到老牌的CVC,新生代的Litentry 這幾個。
換句話說,除非將來萬鏈歸一,否則多鏈宇宙共存的前提下,做一個統一的鏈上身份系統,本身就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身份這一塊,只能邊走邊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