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1 月3 日,中本聰推出了第一個比特幣節點。從那一刻起,新節點加入,比特幣開始表現得好像它是一種新的生命形式,一種從未停止進化的生命形式。由於其獨特的設計——中本聰深思熟慮——它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網絡,因為它通過經濟激勵吸引用戶(通常稱為礦工)投資能源和計算能力,從而有助於網絡安全。
隨著比特幣的持續增長和採用,它面臨可擴展性問題。比特幣網絡允許在大約10 分鐘內挖掘一個包含交易的新區塊。假設我們一天有144 個區塊,每個區塊的最大值為2,700 筆交易,那麼比特幣每秒只能允許4.5 筆交易。中本聰意識到了這個限制,我們可以在一個 電子郵件 2011 年3 月發送給Mike Hearn,在那裡他解釋了我們今天所知的支付渠道是如何運作的。這就是鏈下協議的用武之地。
根據克里斯蒂安·德克爾的說法,脫鏈協議通常是用戶使用來自區塊鏈的數據並管理它的系統,直到最後一刻才接觸區塊鏈本身。基於這個概念,閃電網絡誕生了,一個使用鏈下協議的網絡,幾乎可以立即完成比特幣支付。由於並非所有這些操作都寫在區塊鏈上,它允許每秒進行數千筆交易並擴展比特幣。
比特幣鏈下協議領域的研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今天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實現的不僅僅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價值轉移,非營利組織 LNP/BP 標準協會 專注於比特幣和閃電網絡的第2 層和第3 層協議的開發。在這些項目中, RGB 脫穎而出。
什麼是RGB?
RGB 是基於 彼得托德的研究 Giacomo Zucco 在2016 年設想作為比特幣和閃電網絡更好的資產協議。這些想法的進一步演變導致Maxim Orlovsky 將RGB 發展為成熟的智能合約系統,自2019 年以來,他一直在社區參與下領導其實施。
我們可以將RGB 定義為一組開源協議,允許我們以可擴展和保密的方式執行複雜的智能合約。它不是特定的網絡(如比特幣或閃電網絡); 每個智能合約只是一組合約參與者,它們可以使用不同的通信渠道(默認為閃電網絡)進行交互。 RGB 使用比特幣區塊鏈作為狀態承諾層,並在鏈下維護智能合約和數據的代碼,這使其具有可擴展性。通過利用比特幣交易(和腳本)作為智能合約的所有權控制系統,智能合約的演變由鏈下方案定義。重要的是要注意一切都在客戶端驗證。
簡單來說,RGB 是一個系統,它允許用戶隨時審計、執行和單獨驗證智能合約,無需額外成本,因為它不像“傳統”系統那樣使用區塊鏈。雖然以太坊開創了複雜的智能合約系統,但它需要用戶為每次操作花費大量的gas,而且它從未實現其承諾的可擴展性。因此,以太坊從來都不是為被排除在當前金融體系之外的用戶提供銀行服務的選擇。
目前,區塊鏈行業提倡智能合約的代碼和數據都必須存儲在區塊鏈中,並由網絡的每個節點執行,無論大小過度增加或計算資源濫用。 RGB 提出的方案更加智能和高效,因為它通過將智能合約和數據與區塊鏈分開來切入這種區塊鏈範式,從而避免了在其他平台上看到的網絡飽和。反過來,RGB 不會強制每個節點執行每個合約,而是強制相關各方執行,這將機密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RGB 中的智能合約
在RGB 中,智能合約開發人員定義了一個模式,指定了合約如何隨時間演變的規則。該模式是在RGB 中構建智能合約的標準:定義合約和錢包或交易所時的發行人都必須遵守特定的方案,他們必鬚根據該方案驗證合同。只有驗證正確,各方才能接受請求並使用資產。
RGB 中的智能合約是狀態變化的有向無環圖(DAG),其中始終只知道圖的一部分,而無法訪問其餘部分。 RGB 方案是智能合約開始的此圖演進的核心規則集。每個合約參與者都可以添加這些規則(如果模式允許),並且生成的圖是根據這些規則的迭代應用構建的。
可替代資產
RGB 中的可替代資產遵循 LNP/BP RGB-20 規格. 所以,當定義一個RGB-20 時,稱為“創世數據”的資產數據通過閃電網絡分發,其中包含使用資產所需的內容。資產的最基本形式不允許二次發行,代幣燒毀、重命名或更換。
有時,發行人將來需要發行更多代幣,例如USDT 等穩定幣,它使每個代幣的價值與美元等通貨膨脹貨幣的價值掛鉤。為了實現這一點,存在更複雜的RGB-20 模式,除了創世數據外,它們還要求發行人產生委託,這些委託也將在閃電網絡中流通。有了這些信息,我們就可以知道資產的總流通供應量。這同樣適用於銷毀資產或更改其名稱。
與資產相關的信息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私有的:如果發行人需要保密,他們可以選擇不共享有關代幣的信息並在絕對隱私的情況下進行操作,但我們也有相反的情況,發行人和持有人需要整個過程要透明。這是通過共享令牌數據來實現的。
RGB-20 程序
刻錄程序會禁用令牌,並且無法再使用刻錄的令牌。當代幣被銷毀並創建新數量的相同代幣時,就會發生替換過程。這有助於減少資產歷史數據的大小,這對於保持資產速度很重要。為了支持無需替換即可銷毀資產的用例,使用了僅允許銷毀資產的RGB-20 子模式。
不可替代的代幣
RGB 中的不可替代令牌(NFT) 遵循 LNP/BP RGB-21 規格,當我們使用NFT 時,我們還有一個主模式和一個子模式。這些模式有一個雕刻程序,它允許我們附加令牌所有者的自定義數據。我們今天在NFT 中看到的最常見的例子是與代幣相關聯的數字藝術。令牌發行者可以通過使用RGB-21 子模式來禁止此數據雕刻。與其他NFT 區塊鏈系統不同,RGB 允許以完全去中心化和抗審查的方式分發大型媒體令牌數據,利用名為Bifrost 的Lightning P2P 網絡的擴展,該網絡也用於構建許多其他形式的RGB-特定的智能合約功能。
除了可替代資產和NFT,RGB 和Bifrost 還可用於生成其他形式的智能合約,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流動性池、算法穩定幣等,我們將在以後的文章中介紹。
來自RGB 的NFT 與來自其他平台的NFT
- 無需昂貴的區塊鏈存儲。
- 不需要星際文件系統(IPFS),而是使用閃電網絡擴展(稱為Bifrost)(並且它是完全端到端加密的)。
- 不需要特殊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同樣,Bifrost 扮演了這個角色)。
- 無需信任網站來維護NFT 代幣或發行人資產或合約ABI 的數據。
- RGB 具有內置的DRM 加密和所有權管理。
- RGB 擁有使用閃電網絡(Bifrost) 進行備份的基礎設施。
- RGB 有辦法將內容貨幣化(不僅銷售NFT 本身,而且多次訪問內容)。
結論
自從大約13 年前比特幣推出以來,該領域進行了大量研究和實驗。成功和錯誤都讓我們對去中心化系統在實踐中的行為有了更多的了解,是什麼讓它們真正去中心化,以及哪些行為會導致它們走向中心化。所有這一切使我們得出結論,真正的去中心化是一種罕見且難以實現的現象; 只有比特幣才實現了真正的去中心化,因此我們將精力集中在它的基礎上。
RGB 在比特幣兔子洞中有自己的兔子洞。當我從他們兩個跌倒時,我會發布我所學到的。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LNP 和RGB 節點以及如何使用它們。
這是弗朗西斯科·卡爾德龍(Francisco Calderón) 的客座帖子。表達的意見完全是他們自己的,不一定反映BTC, Inc. 或 比特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