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就DeFi 交易帶來的風險向國內投資者發出警告。 SEC 聲稱,DeFi 的生態系統,尤其是藉貸公司,可能不會在其機制中包含必要的參數,以確保防止拉扯和過度槓桿化抵押品。
雖然加密貨幣近年來獲得了顯著增長,但它也提醒全球安全監管機構進行監督,因為加密空間已成為網絡犯罪分子最喜歡的選擇,而Terra 崩潰之類的事件震驚了全球的加密愛好者。
相關閱讀: BitConnect 創始人因涉嫌損失220 比特幣而接受調查
符合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周三的聲明,官員稱DeFi 交易存在風險,稱這些公司可能缺乏通過在智能合約中應用條款和條件來確保系統效率的機制。官員補充說;
“因此,建議投資者在加入之前研究任何DeFi 計劃……因為存款和借貸服務不受泰國金融和資本市場監管機構的監管。”
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財務決策是由應用機制在滿足特定條款和條件的情況下做出的。因此,它不包括任何第三方櫃檯來監督系統。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補充說,
“但是,任何DeFi 交易都存在許多風險,包括可能很複雜的產品和服務的風險”
SEC 的代表援引DeFi 項目中的風險,補充說,借出加密貨幣可能會超過抵押品,並且可能無法獲得現金返還和預期的投資回報(ROI)。

SEC 認為DeFi 項目的智能合約機制更加脆弱
根據SEC 的調查結果,DeFi 項目中的技術和安全風險使它們更容易受到攻擊。例如,項目管理人員可能會通過拉動系統並使項目的本國貨幣對購買者一文不值(Rugpull)而帶著投資者的錢逃走。但是,高回報的期望在沒有暴露風險的情況下吸引了投資者。
“因此,建議投資者在加入該計劃之前研究任何DeFi 計劃,並在交易中謹慎行事,因為存款和借貸服務不受泰國金融和資本市場監管機構的監管。”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個DeFi 平台最近停止提款後,泰國委員會開始警告投資者。數字資產經紀公司Zipmex於7月21日宣布停止退出該公司在泰國和新加坡的子公司。
區塊鏈研究公司Chainalysis也 發表了一份報告 針對加密行業的犯罪活動。該報告顯示,截至2022 年5 月,被盜數字資產總額的97% 為17 億美元,屬於DeFi 生態系統。
相關閱讀: 隨著交易所流入激增,比特幣暴跌至22,000 美元以下
考慮到不斷增加的風險,SEC 進一步指出,他們正在審查加密貨幣的監管指南。現有的監管框架不支持以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借貸加密貨幣和存款。因此,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投資者,官員與相關當局合作實施完整的法規,確保用戶的安全。
Featured image from Pixabay and chart from TradingVi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