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威爾遜
倫敦(路透社)——劍橋大學週二的研究顯示,比特幣正在努力實現綠色環保,截至1 月的一年中,比特幣在可持續能源的使用方面僅取得微薄的收益。
處理比特幣交易和“挖掘”新代幣是由連接到全球網絡的強大計算機完成的,這些計算機與其他人競爭以解決複雜的數學難題。
這一過程消耗大量電力,因為它嚴重依賴煤炭等污染性化石燃料,這引起了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和環保主義者的批評,他們擔心其對全球變暖的影響。
項目已經尋求將比特幣採礦轉向清潔能源的方法,例如將石油開采的熱副產品重新用於加密採礦。
然而,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CBECI)的研究顯示,2022 年1 月,化石燃料佔比特幣能源結構的約62%(最新數據可用),而一年前這一比例為65%。
雖然煤炭的比例從47% 下降到37%,但比特幣變得更加依賴天然氣,1 月份天然氣佔其能源結構的四分之一,而去年同期為16%。
可持續能源(包括核能、水電、風能和太陽能)在其中的作用幾乎沒有上升,從一年前的35% 上升到約38%。水電從20% 左右下降到15%。
比特幣挖礦大多不受監管且不透明,很少有中心化機構收集數據。劍橋的研究基於全球採礦業的地理分佈和各個國家的能源結構數據。
該報告稱,其調查結果“明顯偏離”美國比特幣礦業委員會行業機構的估計,該機構在7 月份將可持續能源在比特幣電力組合中的份額約為60%。
“我們正試圖展示比特幣的足跡是什麼,”CBECI 負責人Alexander Neumueller 說。 “能源結構確實對溫室氣體排放產生了重大影響。”
CBECI 表示,今年比特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達到4840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比2021 年的估計排放量低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