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 (BTC)的變遷再次上演,其價格現在約為40,450 美元,低於週內高點43,400 美元。在成功應對美聯儲加息後,該代幣在一周內下跌了4.8%。上週一度接近3000 美元大關的以太坊(ETH) 交易價格為3,040 美元,每週跌幅超過5%。
根據數據,主要投資者對比特幣的需求一直在下降。美國交易所Coinbase 的專業交易機構Coinbase Pro 從其賬簿中報告了大量比特幣的向外流動。據報導,本週這些部分甚至在一天內總計達到30,000 BTC。三月也出現了類似的模式。
全球的故事 伊隆馬斯克 出價收購Twitter 也會對加密生態系統產生影響。我們在下面討論這個和其他一周的故事。
馬斯克發推文,然後購買
狗狗幣(DOGE)的支持者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看似隨意的Twitter 民意調查關於消息平台是否遵守言論自由原則已佔據了更大的比例。 Twitter 的大股東們不可能理解隨後的事態發展。馬斯克通過購買9.2% 的Twitter 股票成為Twitter 的最大股東。在與公司董事討論後,他拒絕了加入董事會的提議。而且,作為最新的舉措,馬斯克提出購買100% 的Twitter 股份,以加快產品創新。
如果您想知道這與DOGE 有什麼關係,那麼就是這樣。 Twitter 有一項名為Twitter Blue 的訂閱服務,允許用戶撤消推文,並且可以選擇在發推文後20 秒內編輯推文。最近,這位特斯拉CEO 提倡將DOGE 作為Blue 的支付選項之一,使該資產獲得了8% 的收益。此外,馬斯克接管Twitter 被大多數加密貨幣投資者視為一個福音,因為他一直在直言不諱地打擊針對業餘投資者的猖獗騙局。
然而,到目前為止,Twitter 似乎已經推翻了這個想法。
Terraform Labs 向Luna 提供8.8 億美元
Terra 區塊鏈的製造商Terraform Labs (TFL) 已向非營利組織Luna Foundation Guard (LFG) 提供了價值8.2 億美元的1000 萬LUNA 的巨額贈款。在LFG 上週獲得11 億美元的贈款之後,新一輪的幫助就出現了。 LFG 致力於為TFL 的穩定幣Terra 提供抵押,以使其與美元掛鉤。即使周四在推特上宣布了這一消息,新基金的目的仍然未知。
Terra 的創始人Do Kwon 有一項令人羨慕的任務,即積累價值100 億美元的比特幣(BTC) 來支持UST 的儲備。
幫助收養的伙伴關係
哥倫比亞交付應用程序Rappi 與加密資產公司Bitpay 和Bitso 合作,在墨西哥啟動了一項新的加密試點計劃。 Rappi 在整個拉丁美洲提供食品和其他商品的按需配送服務,它將允許用戶在應用程序中將加密貨幣轉換為積分以進行購買。在拉丁美洲國家開展業務的Rappi 在墨西哥推出了支付服務,以挑戰其競爭對手MercadoLibre,後者最近也收購了加密公司。
與此同時,隨著數字資產繼續成為主流,全球支付公司萬事達卡已與加密借貸公司Nexo 合作推出首創的加密支付卡。據報導,該卡最初將在幾個歐洲國家上市,用戶無需出售比特幣即可消費。該卡與Nexo 的加密信用額度相關聯,可在接受萬事達卡的全球9200 萬商戶中使用。
Adobe 提供Metaverse 圖像:購買、下載和創建
無聊的猿遊艇俱樂部和加密朋克分開,你渴望那些元界照片嗎?或者你想要一張光彩照人的NFT 專輯?您現在可以從Adobe Stock 或Pexels 下載圖像。對於那些對下載不滿意的人,可以使用Photo Sphere 或Spalsh 應用程序釋放創造力並製作自己的一些東西。
比特幣預測
儘管所有的逆轉和美國通脹創下歷史新高,分析師和投資者仍希望扭轉局面。讓我們看兩個關鍵點:4 月11 日開始時回升至43,000 美元大關,但第二天又回落至40,000 美元以下,這是幾週以來的最低水平。交易者認為這是即將發生逆轉的“下降”點。
分析師表示,比特幣的網絡缺陷勢必會減少0.4%,並且隨著比特幣的自我維護範式發揮作用,“難度”將向下調整。小幅調整也表明,儘管BTC/USD 下跌了10%,但礦工們也能維持生計。
大量投資者仍在尋找風險敞口,上周美國總統令調查加密生態系統的各個方面,並沒有阻止他們。
本週最大贏家——(截至2022 年4 月16 日晚上7 點)
1. Kyber Network Crystal v2 (KNC):14%
2. Audius(音頻):12%
3. ApeCoin (APE):11%
本週最大輸家-(截至2022 年4 月16 日晚上7 點)
1. 米娜(MINA):26%
2. 錨協議(ANC):24%
3. 凸金融(CVX):17%
(注:分析僅包括前100 種加密貨幣。來源:Coinmarketcap)
(免責聲明:專家給出的建議、建議、觀點和意見均為自己的觀點。這些不代表經濟時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