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區塊鏈技術的主要用例之一,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 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公眾的想像力。 DAO 被定義為不以中心化或分層方式運作的組織和團體,代表著比特幣社區自成立以來團結一致的另一種向去中心化世界的轉變。也許DAO 最著名的例子是The DAO,這是一個建立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組織,後來因漏洞導致該組織失去三分之一的資金而解散。儘管發生了這一事件,DAO 重新流行起來,近年來許多新組織(例如Maker DAO)採用了該模型。 DAO 的定義在不斷發展,項目經常聲稱它們是一個DAO,以捕捉其“炒作”,儘管在操作中是完全集中的。在本文中,我們將論證比特幣網絡是第一個存在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並且仍然是其同行中最具影響力/最成功的組織。從技術和組織的角度來看,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社區和影響力使其成為其他DAO 應該追求的典範。
就其核心而言,DAO 是根據多數共識做出決策並受計算機程序編碼規則約束的個人集合。 DAO 僅由計算機程序運行,幾乎沒有人為控製或干擾。 DAO 因其自主性而越來越受歡迎; 在無國界的社會中,組織和團體在不服從某些中央權威的情況下做出決策和改進的能力是無價的。 DAO 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文化運動的產物,它最初導致了點對點貨幣的形成。事實上,比特幣在2008 年的出現可以非常貼切地描述為第一個DAO 的誕生。比特幣自誕生以來,就具備了DAO 的基本特徵:去中心化和自治。在某種程度上,比特幣網絡的創建是DAO 的第一次成功實施,從而為未來的項目建立了一個框架。我們現在開始討論進一步證明比特幣及其相關區塊鍊網絡可以定義為DAO 的示例。
比特幣的最初目的是促進基於點對點網絡運行的全球支付網絡,從而消除中心化或對可信第三方的需求。中本聰專門引入了點對點網絡的概念來解決雙花問題,即交易方在兩個或多個單獨的交易中使用相同的硬幣。雖然點對點網絡最初旨在解決數字貨幣的雙花問題,而不必依賴中介,但它最終擴展了其用例,成為區塊鏈的定義方面。也許點對點網絡最有趣的用例是比特幣改進提案(BIP)。 BIP 是軟件改進提案,有可能以重大方式改變比特幣區塊鏈。 BIP 的一個例子是隔離見證(SegWit),它是由Pieter Wuille 在2015 年提出的。 BIP 肯定有可能導致比特幣區塊鏈分叉,而且它們在過去曾多次出現。然而,也許BIP 最有趣的方面是它們的實現方式。雖然傳統的公司模式將重點放在開發或管理團隊的批准上,但比特幣將其留給社區。更具體地說,社區與提議者進行公開討論,並在推進任何特定提議之前提供反饋。最有趣的方面是在特定提案公開後會發生什麼。關於什麼構成當前版本的“比特幣”的決定實際上取決於礦工,他們可以指出他們在交易塊中運行的比特幣的特定版本。下圖表示BIP 的審查和實施方式:
這種方法標誌著在區塊鏈上記錄非交易相關問題的投票和決策的第一個例子之一,從而為通過開源和去中心化協議進行軟件改進和更改開創了先例。 BIP 只是比特幣點對點網絡去中心化程度的眾多例子之一。作為比特幣網絡上的礦工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協議的開發中積極發揮作用,這一事實是其他DAO 應該追求比特幣模型的少數原因之一。
雖然大多數人都同意比特幣網絡與生俱來的去中心化,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它是完全自治的。就此而言,許多人更願意將比特幣網絡稱為DO(去中心化組織)。比特幣網絡面臨的最大批評之一是該組織沒有根據計算機邏輯積極尋找新成員或自我更新。這支持了比特幣是半自治而不是完全自治的觀點。然而,這種批評是區塊鏈社區對自治的可變定義的結果,而不是比特幣網絡本身的缺點。現實情況是,網絡根據計算機程序中編碼的數據主動確定會員等級和權益,自動驗證參與者之間的交易和通信,並以自動方式更新其歷史記錄。雖然智能合約技術已經發展了區塊鏈技術的自主性,但比特幣網絡中的創新激發了這些新發明。正如艾薩克牛頓曾經宣稱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樣,新的區塊鏈技術和DAO 站在比特幣成功的肩膀上。
這是Archie Chaudhury 的客座帖子。表達的意見完全是他們自己的,不一定反映BTC Inc. 或 比特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