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一些屬性聽起來很抽象。數字所有權、抗審查、去中心化等屬性。但是你越深入比特幣兔子洞,你就越會意識到中本聰甚至同時實現了一些相互排斥的屬性:隱私自由和財產權。事實上,比特幣調和了一個不可審查的假名系統和一種極端形式的產權。我想通過使用基於Timothy C. May 中的鐵絲網示例的類比來說明為什麼這種組合實際上幾乎是不可能的“加密無政府主義者宣言。 ”
我們首先在密碼朋克運動中最短但最令人興奮的文本之一,即前面提到的“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中找到了“鐵絲網”的類比。雖然當時普通人從未聽說過互聯網,但在1990 年代初期才形成的密碼朋克的頭腦已經描繪了信息時代及其承諾和危險的清晰畫面。那些在“至高無上的個人”要成為預言家,絕對應該牢記密碼學無政府主義者十年前已經討論過的內容。
像“沒有識別的安全性:讓老大哥過時的交易系統” David Chaum 在1985 年所著,這項一度新生的運動與技術走向集中化和控制的趨勢形成了對比,即使這種實際的危險還很遙遠。梅是一位具有自由主義思想的前英特爾員工,已經退休35 歲離開公司。他成為密碼朋克電子郵件列表的聯合創始人,並撰寫了有影響力的文章。其中包括他在1988 年的黑客會議上分發的“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
在其中,梅指出了密碼學的美好未來,最終將實現網絡空間匿名和隱私的宏偉願景。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篇幾乎令人恐懼的遠見卓識的文章,May 展示了人們之間加密通信可以提供的可能性。他不僅將加密通信與印刷機的發明進行了比較,而且選擇了一個包含一切的類比:鐵絲網的發明。
梅寫道:“就像鐵絲網這樣看似微不足道的發明使大牧場和農場的圍欄成為可能,從而永遠改變了西部邊境的土地和財產權概念,從數學的神秘分支變成了拆除知識產權周圍鐵絲網的剪線鉗。”
有趣的是,從比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對個人的迫在眉睫的(國家)監視和限制與鐵絲網的發明齊頭並進。然而,正是密碼學切斷了知識產權的鐵絲網。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梅選擇描繪的心理形像在天才和矛盾心理方面幾乎無法超越。畢竟,多虧了比特幣,圖像甚至可以在兩個方向上起作用。
鐵絲網是一項經常被低估的發明,很少有人知道它會帶來什麼影響。在美國,所謂的“邊疆”,即定居或“文明”與不發達地區之間的邊界,已經越來越向西移動。它被視為一個神聖的使命,一個“天定的命運”,以解決整個國家。為此,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發起了 1962 年宅基地法. 它表示,任何“誠實的公民”都可以免費佔用土地。索取他的財產所要做的就是通過農業用途將其變為自己的財產。
但是在廣闊的草原上耕種田地很困難,因為這片土地幾乎是一個單一的空地。這裡荒涼,長滿野草,有時很難被牛仔、牧場主或美洲原住民使用,有時幾乎是游牧民族。用柵欄圍住土地要么昂貴要么無效,因為木柵欄和種植的樹籬都無法阻擋不受歡迎的遊客。
從農業用途的性質到公共土地的處理,甚至所有權的概念,一個單一的、乍看之下微小的發明改變了一切:鐵絲網的發明。新型柵欄於1875 年被宣傳為“時代最偉大的發現.” 由伊利諾伊州的約瑟夫·格利登(Joseph Glidden) 申請專利,它是 “比空氣輕,比威士忌強,比灰塵便宜。” 事實上,它帶來了美國西部的轉變。帶有尖刺的雙絞線被到處使用:鐵路公司劃定線路,牧場主劃定田地或養牛,以及任何其他使用它來標記和保護的人甚麼是“他們的”。
鐵絲網是一把雙刃劍。定居者喜歡它,因為它使財產成為事實。廣泛使用自由土地的牛仔們討厭導致受傷和感染的危險電線。美洲原住民被驅離他們的土地越來越遠,因為他們的財產概念沒有劃定嚴格的界限。難怪他們很快把鐵絲網稱為“魔鬼的繩索.” 舊時的牛仔也以大草原為公有,牛在“放牧”法則下自由奔跑的原則生活。
鐵絲網是一項顛覆性的發明,很快就爆發了一場爭吵。在裡面”籬笆切割年”蒙麵團夥,如Javelinas 或Blue Devils 砍下柵欄並威脅定居者,他們將柵欄豎起來,直到立法者介入。鐵絲網將保留。
有趣的是,密碼朋克Timothy C. May 使用鐵絲網的類比來反襯密碼學的發明。這是一個同樣被低估且看似很小的發明,但卻成功地發揮了“剪線鉗”的作用。自由“開放範圍”的理想得到了恢復,與最終被取締的幫派不同,數學簡直是不可阻擋的。
心理形像很棒,因為它顛覆了邏輯。鐵絲網在自由中劃定界限。但是一小對剪線鉗可以解開它們。並且,彷彿伴隨著戰鬥的吶喊,“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結束了,“起來吧,除了帶刺的鐵絲網,你沒有什麼可失去的!”
今天,借助比特幣,密碼朋克的願景之一已經成為現實。事實上,我們正走在“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所預言的道路上,無論是在密碼學方面還是在經濟方面。文本說,加密方法將“從根本上改變公司的性質和政府乾預經濟交易的性質”。多虧了比特幣,我們正在朝著這個現實邁進。
但是,儘管在我們看來,將一塊空地分成小塊的帶刺鐵絲網的形像多麼不吸引人,但中本聰的數學經濟發明與19 世紀的顛覆性鐵絲網發明有一些相似之處。乍一看,比特幣也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數學發現,但比特幣從根本上改變了一些事情。
矛盾之處在於,一方面,它確實是一個“開放範圍”的願景,它像剪線鉗一樣穿過阻力、邊界和(政府)監視。然而,另一方面,比特幣恰恰允許毫不費力地劃分所有權。比特幣有點像數字世界中產權的“鐵絲網”。這是因為它是本發明的獨創性,密碼加密與 時間鏈,這將最初只是理論上的財產權變成了現實。
這是因為比特幣交易雖然是匿名的,但顯示了許多形式的產權,正如我們從房地產中所知道的那樣。例如,所有權是公開註冊的,並且在互連的區塊中沒有間隙地顯示。這種所有權對每個人都是公開的和可驗證的。並確保不存在重複聲明。時間鏈變成了一種 公共土地登記處. 將這些功能和流程轉移到匿名系統確實是獨一無二的——同時使用鐵絲網和鋼絲鉗。
雖然該技術的批評者為鬱金香狂熱等膚淺的類比而煩惱,但比特幣人知道,基本的哲學辯論是比特幣所有問題的基礎。約翰·洛克或讓-雅克·盧梭等哲學家如果還活著,就會寫下關於這種數字商品的基本問題的整本書。
畢竟,除了我們的身體,我們實際上還擁有什麼?我們用我們的工作來培養什麼?我們改造的那個?或者只是我們可以劃定的界限?
這是Holger von Krosigk 的客座帖子。所表達的意見完全是他們自己的,不一定反映BTC Inc. 或 比特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