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今年早些時候啟動了對其加密採礦業的打擊,導致採礦企業大量遷移到更友好的司法管轄區。礦工一直在將大量硬幣鑄造硬件轉移到世界各地的新基地,據報導俄羅斯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幾個有吸引力的目的地中佔據最大份額
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美國接受大多數中國礦機
中國礦工湧入幾個國家,這些國家要么提供一定的監管清晰度,要么提供廉價能源,同時伴隨著採礦設備的大量轉移。英國《金融時報》彙編的數據顯示,在北京政府啟動全國范圍內的加密貨幣挖礦程序後,全球14 家最大的加密採礦企業已將超過200 萬台礦機撤離中華人民共和國。 鎮壓 5月份的行業。
北美和中亞已經變成了採礦熱點,但俄羅斯佔據了頭把交椅。該報告顯示,在總共超過430,000 台採礦設備中,至少有205,000 台採礦設備已運往俄羅斯聯邦。在中國決定追捕比特幣礦工之後,俄羅斯公司Bitriver 收到了來自中國礦工的200,000 台機器,而位於莫斯科的Bit Cluster 則容納了另外5,000 台。
鄰近的哈薩克斯坦也已成為主要的採礦目的地。該國保持電價上限,現在擁有許多 數據中心 由中國礦業公司經營。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數據,搬遷的87,849 台中國礦機大部分來自Bitfufu,後者向哈薩克斯坦的加密農場運送了80,000 台機器,以及BIT Mining,後者向哈薩克斯坦的加密農場運送了80,000 台機器。 部署 到8 月,7,849 台設備。
這兩個前蘇聯國家都面臨著與其不斷發展的加密行業相關的挑戰。俄羅斯尚未對該行業進行監管,官員們越來越多地認為採礦應該 認可 作為一項企業活動並相應徵稅。哈薩克斯坦正在經歷電力短缺,這主要歸咎於加密礦工,而當局正在考慮引入 登記 礦工和更高的電費。
公佈的數據還顯示,自中國禁令實施以來,北美10 個最大的加密農場中有8 個擴大了他們託管的挖礦設備數量。美國緊隨這個中亞國家之後,接受了來自中國的87,200 台礦機。加拿大以35,400 人排名第四,其次是兩個南美國家——巴拉圭有15,500 人,委內瑞拉有7,000 人。
《金融時報》指出,中國的清算已經壓低了廣受歡迎的螞蟻礦機S19 等挖礦設備的價格。該報詳細引用了礦業公司盧克索提供的市場數據,該模型的價值從5 月到7 月下降了近42%。
中國礦機製造商 比特大陸製造並提供S19 設備的6 月份宣布暫停銷售,以“幫助行業平穩過渡”並減輕市場壓力。 “市場的焦點已經從缺乏設備轉移到缺乏安置空間,”俄羅斯Bitriver的代表評論道。
您如何看待有關礦工和採礦設備從中國遷移的報告中的調查結果?在下面的評論部分分享您對該主題的看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Pixabay、維基共享資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它不是購買或出售的直接要約或要約邀請,也不是對任何產品、服務或公司的推薦或認可。 比特幣網 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或會計建議。對於因使用或依賴本文中提及的任何內容、商品或服務而造成或聲稱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公司或作者均不直接或間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