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發現與其他研究相矛盾,其他研究發現,自去年中國全國范圍內打擊比特幣開採以來,比特幣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有所減少。
國家禁令使採礦業務——產生新的比特幣單位所需的能源密集型過程——轉移到其他國家,美國和哈薩克斯坦的加密採礦增長幅度最大。
中國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該國大約60% 的發電量來自煤電——導致人們假設這種轉變對比特幣的碳足跡是積極的。
但根據今天發表在期刊上的最新文章 焦耳,在中國打壓之後,為加密貨幣網絡提供動力的可再生能源份額從41.6% 下降到25.1%。
“中國的水電礦工在美國主要被天然氣取代。 再加上哈薩克斯坦煤炭比中國煤炭臟得多的事實,使採礦業的碳強度增加了約17%,”該文章的作者之一亞歷克斯·德弗里斯(Alex de Vries) 告訴 獨立.
“我們估計比特幣每年可能產生65.4 兆噸的二氧化碳,這與希臘的國家排放量相當。”
報告指出,用於評估比特幣環境影響的數據存在局限性,這意味著“估算排放量存在不確定性”。
它還承認,由於一些礦工可能使用虛擬專用網絡(VPN) 來掩飾他們在對加密貨幣挖礦懷有敵意的國家的活動,因此礦池數據變得更加不確定。
“此外,排放因子仍然是加密貨幣排放估算不確定性的主要來源,”報告稱。
“由於排放因子的發布通常會有一到兩年的時間滯後,因此2019 年的排放因子被用作2021 年排放因子的代理。”
最新的估計增加了圍繞比特幣對環境影響的分歧辯論,支持者指出越來越多的比特幣 依賴可再生能源的新比特幣挖礦業務.
比特幣礦業委員會(BMC) 由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和其他領先的科技人物在對比特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出強烈抗議後於2021 年成立,該委員會最近報告稱,全球比特幣採礦業正越來越多地轉向可再生能源。
“估計的可持續能源組合為58.5%,”MicroStrategy 首席執行官Michael Saylor 在BMC 發布後表示 最新報告 上個月。
“本季度 [Q4 2021] 由於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北美採礦業的快速擴張、中國的外流以及全球轉向可持續能源和現代採礦技術,我們看到了比特幣採礦能源效率和可持續性顯著提高的趨勢。 ”
加密氣候協議是去年4 月發起的一項由私營部門主導的倡議,該協議還承諾到2030 年將可再生電力用於採礦作業的比例提高到100%。
“為了讓加密貨幣在主流金融領域取得成功,用戶、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必須共同將激勵措施轉向在網絡中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來克服環境問題,”最新報告總結道。
“如果這種轉變成功,加密貨幣可能會為面臨類似環境問題的其他行業和流程提供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