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約14 年前的今天,在萬聖節,中本聰通過分享著名的白皮書向世界介紹了比特幣。 Satoshi 的發明在metzdowd.com 的Cryptography Mailing List 上共享,不僅解決了困擾計算機科學家多年的問題,而且還重新定義了人們看待金錢的方式。此外,作為副作用,中本聰的創造催生了一個新的數字經濟,擁有超過13,000 種加密貨幣資產,今天價值剛剛超過1 萬億美元。
慶祝中本聰比特幣白皮書發表14 週年
目前,加密貨幣和比特幣的支持者正在慶祝比特幣誕生14 週年。 中本聰的 比特幣白皮書. 比特幣的神秘創造者 首先介紹 2008 年10 月31 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2:10 左右,metzdowd.com 的加密郵件列表上的白皮書。該日期標誌著中本聰第一次分享了發明者的願景,比特幣的發明者說的第一句話是:
我一直在研究一種完全點對點的新電子現金系統,沒有受信任的第三方。

在消息中,比特幣的創造者說,該發明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屬性。比特幣的好處包括防止雙重支出,並且“沒有鑄幣廠或其他受信任的方”,中本聰說。發明者還強調了比特幣是如何通過“Hashcash 風格的工作量證明”來鑄造的。中本聰補充道:
新代幣生成的工作量證明也為網絡提供動力,以防止雙重支出。
在介紹了主要屬性之後,Satoshi 分享了開創性比特幣白皮書的摘要摘要,並附上當時託管該論文的bitcoin.org 的鏈接。中本聰沒有再次與公眾交流,直到 四天后,因為發明人又發表了兩個 電子郵件 2008 年11 月3 日。兩封電子郵件都是對比特幣白皮書的介紹,並附有摘要和URL 鏈接到可以閱讀該白皮書的位置。中本聰一共寫了 16 封電子郵件 (一些回复 詹姆斯·A·唐納德) 2008 年在2009 年1 月3 日網絡實際啟動之前。

“拜占庭將軍問題的解決方案”
2008 年12 月10 日,中本聰在網絡啟動前的最後一封電子郵件是對比特幣郵件列表的歡迎帖子。網絡於2009 年1 月3 日啟動後,中本聰直到2009 年1 月8 日才通過郵件列表進行交流,在一篇名為“比特幣v0.1 發布”的帖子中。在那個線程中,比特幣的發明者分享了比特幣的第一個代碼庫版本,當時創建者說:
宣布首次發布比特幣,這是一種新的電子現金系統,它使用點對點網絡來防止雙花。它是完全分散的,沒有服務器或中央權限。
據信,中本聰可能在“比特幣v0.1 發布”帖子發布之前與其他人共享了代碼庫。眾所周知,中本聰在早期幫助啟動了網絡。假設比特幣的發明者 開采的 750,000 到110 萬之間 比特幣 在2010 年離開社區之前。還假設中本聰可能已經用 單台電腦.
除了在2008 年萬聖節發佈白皮書外,這是學術界和計算機科學家第一次收到一份 解決了 “拜占庭將軍問題”或“拜占庭斷層”。它還介紹了第一篇展示三式簿記如何工作的學術論文,當發明者在2008 年11 月13 日聲明時,中本聰知道這是一項突破性發明:
工作量證明鍊是解決拜占庭將軍問題的方法。
比特幣網絡推出後不久,創建另類加密資產網絡的想法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自白皮書發布14 年後,如今已存在超過13,000 種加密資產,價值1 萬億美元。現在還存在其他類型的區塊鍊和加密概念,例如智能合約、去中心化金融(defi) 和不可替代的代幣。在加密經濟的1 萬億美元價值中,中本聰的發明佔當今總量的近38%。
你如何看待中本聰在14 年前的2008 年萬聖節發布比特幣白皮書?在下面的評論部分讓我們知道您對此主題的看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Pixabay,Wiki Commons
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它不是直接的要約或要約邀請,也不是對任何產品、服務或公司的推薦或認可。 比特幣網 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或會計建議。對於因使用或依賴本文提及的任何內容、商品或服務而造成或據稱造成或與之相關的任何損害或損失,本公司和作者均不直接或間接負責。